close

我今晚去看的劉姥姥


本齣劇主要是以劉姥姥看的大觀園和她與鳳姐的往來為重點

因為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就是見到鳳姐,和她攀親戚借一些錢

而到最後的三進

是為了來探看病了的鳳姐和帶她差點被賣到妓院的女兒巧姐來相見

到後來劉姥姥收巧姐為女兒

都是和鳳姐相關

而從這個角度看紅樓自成一局

很適合搬演



這齣劇是現代戲劇導讀老師推薦的

我看完之後很感動

我尤其喜歡她詮釋那股紅樓夢的「眼看他起朱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惆悵

喜歡他故事中的「繁華富貴一場夢」


「夢裡不知身是客」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吃。」的意境



這齣劇他將富貴繁華的虛用「如畫般」來形容他的不實際

也許是因為它採用紅樓夢

一般大眾都讀過了

尤其是我高中時

我們老師很用心的描繪了這一部著作

將人物的血淚都告訴了我們

和評斷她們的詩

所以我在觀賞戲時

更是感觸剖多

譬如:當我看到王熙鳳時

我就會想到那句形容她的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所以看了她的霸氣

就不免感嘆

感觸更深(我這次真的哭了,夢涵也是)



有很多處觸人心弦

是一齣很好看的戲。

下面是它的一些網路簡介,提供分享一下

我很贊成「很多傳統戲劇不是我們不看,而是不知道要去哪看」的這個觀點

因為我的確很樂意欣賞這些戲劇

(我至今還很懊悔沒看到白先勇籌的牡丹亭= =+...不知道有生之年,我是否還有一賭其現場風采的榮幸)

(因為白先勇老了,他還有很多事要忙,他還要寫他的紐約客..><..>
------------------------------------------------------------------------------------
2006新編豫劇《劉 姥 姥》 Grandaunti Liu

喜愛古典名著【紅樓夢】的觀眾一定要看王海玲以豫劇模式詮釋曹雪芹筆下這位鄉下老婦人!

關於新編豫劇《劉姥姥》

少看的劇種,少見的文本,不約而同的,要一新傳統戲曲觀眾的耳目。

來自大陸的南京越劇團,將以婉轉動聽的江南小調,演出有古典內涵的名詞人《李清照》;

國光百變豫劇皇后王海玲將以豪放土味演出一個出身鄉土的甘草人物《劉姥姥》,而為吸引年輕觀眾群,

它們也紛紛做了不少突破與創新。 走進校園,與年輕學子面對面的示範演說,

是台灣傳統戲曲培養年輕觀眾群不遺餘力做的一件事。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說:「不論是北一女或清大的學生,看到素著臉的演員現場示範演出時,

聲音表情立刻不同,感受非常強烈。他們不是不看傳統戲曲,而是不知道這些老戲。」

「不論是選自張愛玲小說的《金鎖記》、收錄高中職教科書的《劉姥姥》或《李清照》,

選材接近年輕人口味,讓傳統戲曲的藝術性更平易近人。」

因為這樣的努力,國光豫劇隊長韋國泰說,「傳統老戲的年輕觀眾群已由十幾年前的一成成長至今約七成了。」

選材上,以《紅樓夢》為題材的劇目向來都極受老少歡迎,

王海玲此次特別挑戰有別於二尤、王熙鳳的《劉姥姥》。

一般的劉姥姥是個可愛有趣的彩婆子,豫劇充滿濃濃草根味的劉姥姥是一個野而不鄙、低而不俗的知恩圖報的老旦。


有50年歷史的南京越劇團,此次創作劇目《李清照》,便曾榮獲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等21個獎項。

唱的是方言,所有的角色皆由女性扮演或反串,演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傳頌不絕的千古詞章雅俗共賞,

老少觀眾在此既看得到活生生的江南人物,又可得到文學性的滿足。



 越劇,對台灣觀眾而言是僅次於京劇之外的第二大劇種。

由浙江歌舞小戲發展而來的越劇,有一百年的歷史,因為比京崑年輕,善於吸納各劇種的優點,

不論是寫意或寫實都能適時的加入。例如,妝容偏於自然的膚色,不像京劇臉譜中那典型化的人物妝。

 而國光的豫劇《劉姥姥》則請來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導演,年輕化的製作群,讓舞台充滿現代劇場的元素,

拉近觀賞的距離,又給演員很大的唱作空間。除了抽象的元素,也給具象的道具, 例如,《劉姥姥》在台上推車拉車,即擺明著要秀王海玲的身段作功,讓觀眾叫好過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gledark0123 的頭像
    angledark0123

    CONY的世界

    angledark0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